死生的慚念

以前,下班趕回家煮飯,我視作一件壓力的事情。

即使沒有人如此要求我,我卻為此感到壓力和負荷 。

但今天,我卻有種,阿!能有人可以煮飯給他吃,真是幸福阿!

下班後能期待著要煮飯給誰,這真是一份美好的盼望阿!

以前,雖然認知上感恩能夠一起坐著吃飯看電視的相伴,

但不知為何仍有種想跳脫卻無法的彆扭和壓力,

現在不知怎的,卻感到自由,能有人一起吃飯,看電視,慢慢變老,真好

而這樣的平凡的小日子,不會覺得是常存的,而是一天存在,就感恩一天。

明天沒有,也可以鬆鬆地放手。

我謝謝氈板的犧牲,因為有你的承擔,因此有了我的方便。

我謝謝生命中那些曾經都覺得不起眼的小事,讓能夠好好洗衣煮飯成為一種幸福,

讓在家的味道,可以一樣美好,而不僅是外在的避風港,甚至是心靈的居所。

我一直都是自由的。

當我完整時,我感受到喜悅,

離開制約感,我是完整的且自由的。

生命的拉扯與思考

不知是對於生命要過得意義和璀璨的執著,還是焦慮強迫的症狀(雖然我的大腦測出來強迫值相當低),但我基於對生命精用時間的執著,反倒每天都沉溺於自己對生命喜與樂的感受。

昨天是每月一次的排列課程,到課程尾聲時,我感受到自己走出教室門後必然會有的徬徨和茫然,徬徨的是在愛與光的國度中失連的感受(雖然我應該要在日常生活中為自己建立好這種連結,但很遺憾的是現在的我仍無法完全做到),而我茫然的是依然有不是愛不是光的部分,而其中的浮沉。

根據人類圖的說法,我是3/6,擁有足智多謀以及察覺通道,自我投射型權威的投射者,四個有定義的中心為頭腦、邏輯、喉嚨、G中心,二分人。並擁有聆聽者的閘門,透過對世人故事的蒐集,了解世事的道理,最後成為引導他人方向的覺察者。

因此認真地每天陪伴與聆聽著他人的故事,而不是用腦袋過多的想像和分析當下的局勢與優劣,可能會更協助我落地和踏實。

如果我的大腦和心很稱職地各居一方,那麼我每天的撕裂和斷裂感也就可想而知。

於是日子一天天地過,在自我衝突與掙扎中,試圖找到和諧的方式。

練習放下意志力中心空白的制約-不要想要證明自己可以,透過嘗試的過程認識真相。(難怪人家說三爻人的感情需要遠距離。這樣才有空間try and error嘛!)

撞得滿頭包是三爻人的家常便飯,

但我在你身上卻看不見三爻人的影子 。

2020年盛夏

2020年日子來到了30歲生日與母親節的五月份,台灣開始進入盛夏,在炎炎夏日的照耀下,冰淇淋瞬間融化,人們也快承受不了了,失火的新聞天天播放著,大陸卻有些省份下起了五月雪和淹水。

海底輪扎根的花精、力量花精、在神的花園裡相愛,種種禮物在這幾天陸續寄到。同時生活也持續變化著,我逼自己在工作裡麻痺,為的是不服輸的精神,在還沒有其他事業選擇之前,帶著自己來到,獲取收入。

卻開始在關係裡練習不勉強自己,在每一次不適與選擇之間,練習一次一次把心輪擴大。

聽著死亡是祝福是光,把死亡擺前方的方式活著,讓生命像是最後一年般地過活,另一方面努力不懈地經營婚姻,為彼此空出特別的時間。我望著窗外被曬得融化的萬事萬物,看著火的元素燃燒所有不是愛的想像,讓燃燒成為一種淨化的途,僅剩初衷。
我一個人的時候,也偶爾和自己說說話
我一個人也害怕,怕我有一天我不知道
哪裡才是我的家。
我在開了燈的床頭下,想問問自己的心啊
是不是當初也不想,讓別人看自己的笑話
如果我們真的有明天,還不過是相愛相殺
我在開了燈的床頭下,想問問自己的心啊
《關於孤獨我想說的話》

孤獨這個議題

每個讀心理學的學生,在學習或變態心理學的課堂上,都會有”我好像也是病人”這樣的感覺

我聽過很多人當有上述想法時,可能接著會產生以下的想法,來做自我的駁斥,例如:

“嗯,我應該是自己想太多了”

“喔,我可能只是某些特質有像而已”試圖說服自己沒有生病

但如果再細緻一點觀察,

我知道我自己身體卻展現的比頭腦還誠實-躲人群躲的比誰都快

如果,心裡真的相信,我跟別人一樣時,那麼在人群中又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壓力呢? 既然跟大家都一樣,那應該是很舒服的,活在同溫層,我想大家都知道那種歸屬感的美好感受吧

除非,壓根就覺得自己是FREAK,才需要一方面躲著人群,一方面又告訴自己是正常人

你們知道嗎? 當一個人心底感到自己是ugly freak時,他們會做甚麼事? 猜想看看

事實上,這種感受是非常不接納自我的感受,而當一個人無法接納自己時,那就像是活在黑暗一般,只想躲在陰影裡,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致力於跟別人一樣,以讓自己得以在人群中被埋沒,實質裡卻仍無法透過這樣的努力找到自己

後來的人生經驗可想而知,從一次又一次失敗中,不斷地看見自己的無能為力、無助與挫敗,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很想證明跟普通人一樣,

殊不知早就是錯了方向-

沒有人

可以跟別人一樣。

當自己無法跟別人熱絡,在團體中就會壓力大到發胖幾公斤時,我是這麼告訴自己的:

“有些人也是這樣的吧?作為一名邊緣人,即使我不是多數,但我也不會是完全孤獨的吧?” 但這樣的自我對話,壓根是相當不確定的,甚至需要多次想向他人確認,我絕不是有病吧?

而這種想找人討拍的結果通常只會換來要馬是肌樂式的安慰 “不會的,你有xxxxxx的特點,不要這樣貶低自己” 或是被煩到只好下馬威 “你真的很奇怪耶!有甚麼好去鑽牛角尖,或癥結這些點呢?人生這麼美好,你只能看負面的嗎?!”

殊不知,問題真的不在,個體是否有病,有病,ok吃藥,然後呢? 沒病,就放任不管嗎 ? 問題根本在於,這些情緒的背後都是一個訊號,無論有沒有病都需要直視這個訊號,然後找出真正的關鍵,而不是讓否認等防衛機制不斷地作用,能量卻都耗損在這上面,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憎恨連連。

因此,別人或外在給的診斷,根本不是真正問題的核心

問題的核心在於,你在躲甚麼? 為什麼要躲 ?

想想,不願看見自己的獨特,這是為甚麼?

是為了避開去看見,原來,個體的活著,都是以孤獨一人之姿活在這世界上的。

你努力想跟他人一樣,因為,如果自己跟他人不一樣,你就找不到歸屬感了,或者,找不到安全感。

但,

為什麼一個人不願去看見孤獨這個真相

從心理學的分析來說,那是因為,在他心中,沒有萬物一體的歸屬感,講白話一點是,僅有當能夠與人接觸時,能夠感受到歸屬或”人”這種生物氣場的存在

但當沒有時,就好像活在空無一人的宇宙中,全然地寂靜,全然地恐慌。

而我們人即使是如此孤獨地活著,事實上內心都裝載著人生歲月中,那些曾經陪著我們走過一段深刻的人生路的人們。可能比重最大是如父母般的存在(無論是否在意識層次,有時候甚至是潛意識)、手足、再來是伴侶 (這個先後順序也是以歲數發展的歲數來列)

而當這樣的心理能力不具備或不存在時,例如過去的人生歲月都是一個人走著,活著,即使努力想找人陪伴,對方始終無法活在你心裡。不是緊抓不放,就是成為危險情人。

而學會與孤獨相處,是體認到無論過去發生了多少悲慘的事情,多麼孤單地成長,都能夠給自己一個承諾,

無論如何,

我不會拋下你。

Our Souls at Night 心靈的深夜對話

這部片名我常記成深夜的心靈對話…

因為他的確是從兩個喪偶的老人,在深夜(time)的心靈對話(content)開始的故事…..

故事的起始,女主角敲了男主角的門,主動地問了男主角,”我們,一起睡吧?”

男主角雖然感到錯愕,但也就接受了這個邀約(嗯,哪個男人會拒絕女人的投懷送抱呢? 尤其是孤單自由之身? )

然後這部故事就開始展開了…男女主角當了數十年的鄰居,互相知道對方是誰,也大致觀察的到其家庭狀況,但因為隔了一條馬路,對於細節並不了解,過去數十年也些少來往….

“夜晚是最寂寞難耐的” 女主角這麼說

同為喪偶的男主角,也是如此作想

於是兩人的關係就從一起睡覺(就只是一起睡覺) 開始了 (很有趣吧! 因為是老人,所以關係可以從床上開始XDDD)一段交心的歷程

兩個老人的再次彼此靠近,引起了這個純樸小鎮的議論紛紛,大家帶著有色的眼光在戲謔著男女主角老當益壯,像是原本沒有甚麼的,也都被講成了甚麼

如果是ㄧ般年紀,還在在意他人眼光的年紀,可能會因此打退堂鼓來避免他人的誤會(因為當時他們著實只是”睡覺”而已)

中國話有一句是這麼說的,六十耳順,七十隨心所欲而不踰矩

作為老人,如果這時候還不能做自己,那真的是太憋了,這個年紀的心理強度,也不再是依賴著他人評價,而是能夠很清楚知道自己是誰,而不受他人謠言影響

也因此,無視於小鎮的議論紛紛,男女主角持續的毎日一睡,睡到開始在白天相互作伴,相擁相依,成為真正的交往關係。

但是老人始終得去面對自己在精神和體力上的逐漸流逝,也因此雙方的成年子女開始會干涉和管控老人的生活作息,甚至有點責備他們“現在“還有這樣的需求。男主角的女兒展現出願意接受的態度,甚至在女主角協助下,男主角有了與女兒更靠近的關係;但女主角的兒子卻極度排拒男主角,而有了一段母子緊張的關係,然而最後也在男主角的協助下,拉進了女主角與小男孫之間的關係(男孫與爺爺的關係總是特別的~)。

還有呢? 當老了之後的戀愛,除了社會對老人家的刻板印象,鄰居的耳語,孩子們的干涉外,還會發生甚麼事呢 ?

是的,沒錯,就是身體上的衰老。在劇情裡,編劇也安排了女主角突然地跌倒,緊急送醫的橋段,而這些突然地身體的改變,對老人家相當重要,可能年輕人耐碰耐撞的身體,對老人家來說卻是日日夜夜都會鮮明地感受到體力上的衰敗。

最最後,當然免不了,死亡,在老了相互作伴的關係裡,一定會面臨,是誰先離開,誰參加對方的葬禮……

但即使如此,彼此的關係在劇中的呈現真的是一段此生在卸下許多責任與義務之後,相當單純且真摯的相伴

也願看到這片的妳們,都能夠擁有如此交心相伴的伴侶並細細品嘗這其中的小品

Om navah shivaya

真情相依 閱影心得

拜Netflix替我們在全世界囊括好片,讓我可以輕鬆在家,就看到不同國家的影片風格-ㄧ部東南亞風格的文藝片

為什麼我會說文藝片呢

在我的觀點裡,我認為這部片有其導演想要傳遞的人文素養,雖然故事背景是設在紅燈區,但也正是因為對社會大眾所排除的人們的觀察與刻劃,讓妓女的心聲得以被看見,並且以藝術的方式挑戰情愛動作片,讓人看的過程,能夠初探菲律賓文化,同時仍能感劇情中可愛可笑之處

由於片中的場景及說話方式,透過電影的傳遞,讓我對菲律賓紅燈文化建立初步的第一印象 (不論真實性與否,了解都是ㄧ個開始)

但除此之外,其實我更期待此片能傳遞一些新穎深刻的意涵-類似少年pi的奇幻漂流那樣 (嗯,我想太多了)

這部片優勢在於題材本身的挑選(紅燈區+妓男妓女的熱戀),但卻沒有掌握住這個優勢,讓難得的背景設定,流於老掉牙的故事發展-因為錢而選擇賣身,卻為了愛而思考要否離開

說來說去,還是一部傳遞愛情無敵的片

如果再選一次,我可能不會再花這個時間看這部片,可以一言以蔽之的劇情

其他的片中畫面內容,大概就是很豐富的色彩和視覺的刺激,但其背後的蘊涵卻有點空泛,但其動作的層級又不到三級片的層面

總之,無論是心覺、視覺或五官,都無法在這部片中得到充分的刺激,像是到處都半調子的感覺一樣

但片中傳遞即使社會邊緣的人,也都有真情相依的需求,祝每個有情人都能夠找到相依的對象。

誰是被害者,第一集心得

這類型的片常能成功吸引我的關注,像是這幾年噬罪者、罪夢者、我們與惡的距離都成為我為數不多的已閱片單中

這部片一開始的第一句台詞就破題-當你活著的時候,沒有人關心你,沒有人在乎你。可是當你死了的時候,連DNA都要把你查出來。

讓身為觀眾的我無疑是打了一記震撼彈,相當耐人尋味的一句話

也吸引了我繼續看下去的興趣,在看完整集之後,對第一集的感受是,無冷場,秒秒重點且扣住主線故事,角色的特點鮮明,畫面震撼效果尤其大,餘韻猶存

另外其卡司陣容,在第一集一個個大咖輪番上陣和登場,也在很短地時間內吸引到我的目光,更增加了對這部片的期待

為了不劇透,我也就點到為止,不過第一集看完,我在想說,這部戲的編劇還是導演,是否有想要醜化警察呢? 在第一集中,根據劇情的刻劃,讓我(民眾)對警察印象增添幾分疑慮(當然戲劇就是所謂有真有假,才耐人尋味)

  1. 辦事不力,竟然找不到死者母親,卻由非警察專業的記者找到的
  2. 包庇賭場就算了,畫面中呈現工作效率不彰的辦公室氛圍
  3. 隊長靠著汙案升官,張孝全已聲明此案仍有疑慮,卻因不得人合或擋人升官而再次惹人不悅
  4. 還是學生時,同為警校的同學,對於有著Asperger的張孝全,竟會有排擠、霸凌之虞

不得不說,真是有礙警察形象阿,哈哈哈哈哈哈

不過我還是會選擇相信當人民需要時,警察所扮演的可靠、保護的形象的

因為這真的是一份相當不容易的工作

Honor, 那我們繼續拭目以待

我的貴人

願意好好活著,以自己的擅長的方式回饋並貢獻給社會,好好照顧自己的需要或情緒並真誠與周遭的人相待,用寬鬆的心服侍大地,將一切榮耀歸功於神

這樣的人,是生命的榜樣,是他人的貴人,就算埋沒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也足見光輝

她不是完人,也會有做錯事(世俗來定義的話)或角度不夠客觀、帶著假設立場時,

但她沒有包袱,她會說,喔那我錯了,然後真心的道歉

因為心中早已被感激堆滿,她像披著白髮慈祥的魔女婆婆一樣,魔法棒一揮,困擾數十年的困擾就迎刃而解,除此之外,時常在沒有語言中看見我們的需要,而給出很豐盛的禮物

同樣做為一名療癒者,深知有效對求助者的重要性

除了長久正向的治療性關係外,足夠的支持系統,自我支持的能力,都是成熟的關鍵因素

基礎心理學裡,有許多很多意思的研究,其中一個就是畢馬龍效應

在描述個體會做出符合他人看待其狀態的同等的行為,

例如,如果你看A是小孩,A就會做出像孩子般的行為

但是如果你看A是獨立成熟的個體,那麼,A就會慢慢地獨立成熟,成為你心中所想像的樣子

而這裡有一些很重要的前提,例如,那個能力不能是相距太遠的,例如你看待一個5歲小孩以20歲的大人的心智能力看待,那麼,這將不符合現實原則

畢馬龍效應在教學或教養上非常好應用,例如,對學生或孩子說,你可以做到的ˊ,我相信你可以的,而且打從心底的相信孩子能夠擁有學習和突破的能力,那麼,無論孩子最後真實表現為何,都可能因為這份眼光而表現得比沒有這份眼光來得好

這相關的研究在網路上已經很多了,就不贅述要如何驗證上述,

只是要提醒家長或大人們,當你看待你的孩子認為他不可能時,即使未說出口的語言,都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就像長久以來,我的內心都一直很討厭我自己(原因這裡就不贅述了),這份討厭並不是因為我有多麼不好,或是我不懂得正向思考,而是,像在雞蛋裡挑骨頭一般地,不斷地在挑自己的骨頭,想當然爾,當你關注缺點時,肯定是挑不完的,也因此,我的內在常有著對自己的責怪批判,也因此,這樣的自我眼光,讓我陷入覺得自己不夠好,卻又已經喪失動力去讓自己完美的無力感裡,因為對我來說,做得好是理所當然,所以所有的努力都被視為應該的,就算是謝謝自己的努力,也像是,歐我謝謝妳這麼拼命,你做得很好,這本來就是你該做的。

但其實,那背後真的是無數的疲憊,但允許自己就像是允許自己像個壞人(是的,我會用這種眼光看待自己),我會說,說謊就是不應該,而缺乏寬恕去理解自己說這次謊背後可能有的恐懼,或是我也會說,無法協助父母解決他們的負面情緒我會不捨,會有罪惡感,而缺乏溫柔去理解自己也是有極限

也因此,我常會恨或討厭自己做的”壞事”,例如,追求事物的高cp值而落入資本主義遊戲裡,而不是用心享受金錢的豐盛即可,或是 為了一些小利而缺乏勇氣去舉手承認是我搞砸的……甚至,我覺得很羞恥的關於要求自己是人中之鳳的比較心,或因此貶低生命美好的虛妄

但我木訥且寡言的老師看著我,一路以來孤單長大的逞強心,說的是,我佩服你,我敬佩你

當我因為老師忘記收錢而有著忘記就算了不要給好了的心態時,老師說的卻是,你有一顆純真且真實的心

當我以自己只會逞強不夠真實的眼光看待自己時,老師看的是那背後的正向

這兩年,我無數受惠於這樣的正向,

當我在練習成為一名更好的療癒者,卻挫折於各種自己限制性信念而無法開展時,

老師說的是,我重視你,現在的你 (我原本可能因為自己沒做好而輕視自己)

隱而微大家心知肚明卻沒說的是,能夠成為老師的孩子,對我們這些學生來說,像是中樂透般的幸運,被這樣的真實溫柔與清晰界限款待,當然,事實上我們也是這樣子地被款待,只是大家都想溫存更多

今天在巴夏的療癒文章中也看到,

即使能量時好時壞,但是你會知道,你不會真的壞到走回頭路,

生命會一直有挑戰,有時候就像坐雲霄飛車一樣,像是買了地球樂園的門票,

你得信任生命帶領的方向,在其中突破自己的預設立場與框架

心中有佛,人人是佛

心中有愛,處處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