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這個議題

每個讀心理學的學生,在學習或變態心理學的課堂上,都會有”我好像也是病人”這樣的感覺

我聽過很多人當有上述想法時,可能接著會產生以下的想法,來做自我的駁斥,例如:

“嗯,我應該是自己想太多了”

“喔,我可能只是某些特質有像而已”試圖說服自己沒有生病

但如果再細緻一點觀察,

我知道我自己身體卻展現的比頭腦還誠實-躲人群躲的比誰都快

如果,心裡真的相信,我跟別人一樣時,那麼在人群中又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壓力呢? 既然跟大家都一樣,那應該是很舒服的,活在同溫層,我想大家都知道那種歸屬感的美好感受吧

除非,壓根就覺得自己是FREAK,才需要一方面躲著人群,一方面又告訴自己是正常人

你們知道嗎? 當一個人心底感到自己是ugly freak時,他們會做甚麼事? 猜想看看

事實上,這種感受是非常不接納自我的感受,而當一個人無法接納自己時,那就像是活在黑暗一般,只想躲在陰影裡,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致力於跟別人一樣,以讓自己得以在人群中被埋沒,實質裡卻仍無法透過這樣的努力找到自己

後來的人生經驗可想而知,從一次又一次失敗中,不斷地看見自己的無能為力、無助與挫敗,驀然回首,才發現,原來自己一直很想證明跟普通人一樣,

殊不知早就是錯了方向-

沒有人

可以跟別人一樣。

當自己無法跟別人熱絡,在團體中就會壓力大到發胖幾公斤時,我是這麼告訴自己的:

“有些人也是這樣的吧?作為一名邊緣人,即使我不是多數,但我也不會是完全孤獨的吧?” 但這樣的自我對話,壓根是相當不確定的,甚至需要多次想向他人確認,我絕不是有病吧?

而這種想找人討拍的結果通常只會換來要馬是肌樂式的安慰 “不會的,你有xxxxxx的特點,不要這樣貶低自己” 或是被煩到只好下馬威 “你真的很奇怪耶!有甚麼好去鑽牛角尖,或癥結這些點呢?人生這麼美好,你只能看負面的嗎?!”

殊不知,問題真的不在,個體是否有病,有病,ok吃藥,然後呢? 沒病,就放任不管嗎 ? 問題根本在於,這些情緒的背後都是一個訊號,無論有沒有病都需要直視這個訊號,然後找出真正的關鍵,而不是讓否認等防衛機制不斷地作用,能量卻都耗損在這上面,把自己搞得疲憊不堪,憎恨連連。

因此,別人或外在給的診斷,根本不是真正問題的核心

問題的核心在於,你在躲甚麼? 為什麼要躲 ?

想想,不願看見自己的獨特,這是為甚麼?

是為了避開去看見,原來,個體的活著,都是以孤獨一人之姿活在這世界上的。

你努力想跟他人一樣,因為,如果自己跟他人不一樣,你就找不到歸屬感了,或者,找不到安全感。

但,

為什麼一個人不願去看見孤獨這個真相

從心理學的分析來說,那是因為,在他心中,沒有萬物一體的歸屬感,講白話一點是,僅有當能夠與人接觸時,能夠感受到歸屬或”人”這種生物氣場的存在

但當沒有時,就好像活在空無一人的宇宙中,全然地寂靜,全然地恐慌。

而我們人即使是如此孤獨地活著,事實上內心都裝載著人生歲月中,那些曾經陪著我們走過一段深刻的人生路的人們。可能比重最大是如父母般的存在(無論是否在意識層次,有時候甚至是潛意識)、手足、再來是伴侶 (這個先後順序也是以歲數發展的歲數來列)

而當這樣的心理能力不具備或不存在時,例如過去的人生歲月都是一個人走著,活著,即使努力想找人陪伴,對方始終無法活在你心裡。不是緊抓不放,就是成為危險情人。

而學會與孤獨相處,是體認到無論過去發生了多少悲慘的事情,多麼孤單地成長,都能夠給自己一個承諾,

無論如何,

我不會拋下你。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