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霑我衣; 衣霑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陶潛‧歸田園居之三〉 的後三句
一個因緣際會下,這句話又浮現我的腦海,卻如同雷霆萬鈞般地留下一震震(陣)波瀾
是阿! 就是有著這股的清醒與清明,雖然艱困著但一直這樣選擇著道路阿!
雖然這心境上是孤獨孤單的,但總是有花草樹木清醒人世做為知己,如此離群索居倒也是自己的選擇。
─〈 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神秀大師在當年與六祖慧能大師的對話中就有提到了!
─ 新世代(New age)的相關書籍裡也都是這麼說的
─ 心理學也常使用「投射」、「投射性認同」等詞彙來描述我們將內在的狀態向外拋出後,對方透過認同而雙方共同來編織一場「自導自演」的戲的狀態。
都有著共同的呼應,對我來說是一個時時觀照我心的一個提醒。
〈還我本來面目〉一書中有提到一種型態的自我是戴著面具的─外表看起來極富愛心、平靜和行動力,但本質卻有著對自我與他人的惶恐不安。加上文化升學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影響,競爭與比較成為主流,因此與人相處更為保守封閉,孤單隨之產生,而所謂萬物一體(延伸閱讀:Ted x Cambridge-Science and Spirituality )的概念卻被人們拋諸腦後
這樣的人們心理仍會有渴望被了解,卻又不輕易讓自己被人了解,投注大量能量在伴侶身上,渴求此一因信任和社會交換而不會生愧疚之人,可能也會投入於諮商關係中,尋求心理師的理解。
但事實上自我接納與原諒,是一切的解方。
「醜陋的不是世界,是我們的內心」
因著權力、慾望的迫使,人們難以活在生命的喜悅中,
即使是保守品性之人,可能都是在追求一個清高的自我滿足感,透過不同流合汙來彰顯自我價值。最近與惡的距離大紅,倒是很感謝導演使用了能夠被大眾接受的手法來傳遞這個概念,讓人們回歸自己的內心觀照自己,是否真的如此正義? 自己真的如自己所想的一樣委屈無辜嗎 ?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霑我衣; 衣霑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只要能夠勤奮專注地活著(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象徵早出晚歸的辛勤),
就算是要付出代價(道狹草木長,夕露霑我衣象徵困難)都沒關係
因為每一刻都問心無愧地活著阿!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來自每一個活著即喜樂的片刻
共勉之
Jul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