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故事的緣起

十分鐘的嚎哭,

喚起了我在那生命活不下去的片刻裡被埋葬下去的記憶。

讓一個生命長大的陽性與陰性,各自在不同的時刻扮演了不同的腳色。

一個不夠好,但也沒有太差的陽性,

縱然成為父親之後,他最需要的仍是太太。

而一名成為了母親的陰性,被撐大了子宮,浮腫充氣般的身軀,懷裡抱著的是那敏感過人、安撫不休的鬧嬰。

於是這名母親沒有了自己,自願繳械,春蠶到死絲方盡,不斷地吐絲餵養。

同時她還要忙,

工作,以及家庭事務。

一個社會與家庭可以支持一名母親到甚麼地步?

生產,是母子經歷的第一個分離。

孩子因為長得頭好壯壯,母親的身心撐不下去而強迫子宮收縮,退房。

退房的那一早上,從凌晨五點到早上十點,五個小時的輾壓、嘶吼、尖叫,

羊水在六點多時,趴的一聲破裂,如瀑布般地水爆出來,想來內部景況應也是激烈無比。

我不知道這是否象徵著我們母子倆一生對於分離的共同創傷,想來當時你應該還捨不得離開那溫暖的子宮。

而我恐怕也太過好動,以至於在懷孕32周時還去爬山,最後把自己搞得椎間盤突出,生完至今腰痛不已,大幅影響育兒品質。

一年半了,終於停下來。那因為太過好動而造成我們母子分離創傷的動力,算是認輸了。

然而逝去的時光所累積的身心俱疲,倒是需要好好來面對與償還。

昨日與幾個全職媽媽聚在親子餐廳,忽然深深地感覺,別人好好地帶著自己的孩子到學齡前

「為何我需要為這份需要感到如此羞恥?」

我是一名母親,也是一名很會強迫自己的女人,

因此,我在育兒上跌了大大的一跤。

三個月過去了

從單身成為母職,為這世界誕生一名從我的血肉分割出來的獨立個體。身心經歷巨大變化,賀爾蒙在身體裡如雲霄飛車般上上下下。若非這世發願成為母親,在這食安、房價飆漲、資訊爆炸等等所帶來焦慮又考驗的育兒環境下,又何須親身踏入火坑體驗這一遭。

每個人成為母職的環境條件因素大不相同,有的家人支持在近,有的有焦慮的先生幫忙照顧大小事,當然也有不被關懷、經歷如生子機器般的對待。每位母體的個性與身體變化也迥然相異,不可相比膩。

而我是一位樂於接受新知與挑戰現有制度的媽媽,在育子之路上,可能會讓人感到多此一舉或時常在變動與挑戰。對於保守的人來說可能是一大威脅,但所幸我有支持我的先生,時常接招我拋出來的震撼彈,從28週時決定尋覓溫柔生產到住月子中心十天後給人家落跑,月嫂也請了18天就把人家趕走(因為月嫂工時9小時,工作時間卻常只有5小時,我標準太高,要求太多)

他肯定也很崩潰,面對穩定性這麼差的太太,加上育兒的壓力,讓我們彼此時常在崩潰邊緣。我無法接受寶寶的需求被犧牲-吃或睡,但他卻總是覺得一次不會怎樣,一覺被犧牲不會怎樣的態度,讓我覺得極為輕浮。雖然身為父職和母職的育兒角色從來就不會一樣,但獨自在台北帶「小難顧」的我,身心早已無法負擔。

多次請自己的媽媽從高雄上來支援,而媽媽慣於焦躁的性格,無法克制地做了很多家事上的打理,煮飯、洗衣、曬衣、哄小孩、收垃圾等等……的確是幫了我很大的忙!但隔著一段距離看她,忽然發現媽媽其實心有餘而力不足,為了給女鵝足夠的支持,已經是用生命在做事了。

這跟我週二在跟老師自白的對話裡提到,面對媽媽的情緒宣洩,我的感受為何,我提到的是自責。老師提到我們母女倆的界線。或許這就是母女吧!身為同一種性別的生物,我們又像又想對抗,女鵝也終其一生在擺脫來自女性家族業力的傳承,白話說的話就是,不複製媽媽人生的奮鬥。

跟媽媽一樣嫁給個性頗為耿直的男性,又有點自我中心,雖然對小孩甚有耐心、也同樣渴望孩子光耀門楣,是個讀書人,保家為使命,有投機的傾向,也同樣有著依賴太太的心,卻又渴望與之競爭。每次退讓秉持著不是愛,而是大人不記小人過的自大

故事總是這樣演的:女兒成功地嫁給了父親,複製了母親的人生,涼薄vs.重情重義的反差,讓女孩對人生的失望疊加上去。尤其有了小孩之後,女孩來不及猶豫與回頭,孩子每日嚶嚶的需要,髒亂了一個瘋婆子。而能夠始終保持讀書人的風範,那是有人在下面當屍體的。

寶寶滿三個月了,已經記不起來寶寶剛出生的日子是怎麼度過的了,只記得先生的匆匆忙忙和不可依靠感,從產後大休息期,一路到月子中心,感受到先生的消失與無法回應,而我則瞬間因著承擔生命重量而久久無法喘氣。

人都是在成為父母之後學習當父母。

在成為父母的路上,得先學習成為夫妻。而育兒最難的都不是育兒,而是婚姻,而婚姻最難的,也不是婚姻,而是自己。

寧可做一個快樂的胖子,也不要做一名悲慘的瘦子

腦海中浮現出以這句話詮釋當下狀態時,大概也象徵著一種跟生命中影響我最深的人-母親的分離個體化吧!

媽媽是一個很焦慮很焦慮的人,吃飯隨便扒一扒,我可能筷子還沒開始動,她便已經吃完,等著要去洗碗,焦急地把所有事情一口氣完成。那種衝勁像是背後有什麼猛禽追趕,高行動力的背後似乎被什麼制約著,不得不如此。

此種行動力展現在家庭照顧上,就是媽媽作為主要家事執行者以及職業婦女的過去三十年間,從不說累與休息。下班後趕六點半到家做飯(就算太急常常煮到焦掉—仍是我最依賴的媽媽的味道XD),接著掃描家中所有的家事,在八點半前一一就位,最後就是澡一洗,一身乾淨釋放,慢慢在電視前追著一齣齣的花系列。

如此絕佳的顧家表現與母親(焦慮)性格,照理說應當被推崇才對。但在這背後所無意識地犧牲個人意識的自由,卻連帶著整個家庭一起承擔。活得匆匆忙忙一輩子的母親,曾經奮力一搏呼吸過自由的新鮮空氣,卻又在內心的不安與家庭的牽絆下,選擇回到了這個她最熟悉的(家庭)的牢籠,再做回一個媽媽。一輩子為孩子付出所有,卻忘了問這樣的人生,究竟是誰要的?

「我的信任什麼時候壞掉的?」

「發展心理學家艾瑞克森根據人一生的發展,歸納出不同年齡時的重要心理發展階段,而信任,是我們人一輩子最早也最基礎要發展的心理能力,透過母嬰(以及母胎)的互動,建立起個體認識世界的第一步-這世界是不是歡迎我的?這世界值不值得我信任?我值得信任自己嗎?……」

在寶寶出生的前夕,我還在走著關於自己從胚胎到誕生的潛意識清理。摸著眼前渾圓且被踢得緊緻的肚子,我不禁想著:「寶寶,你好嗎?媽媽很努力唷!你也要趕緊努力抓時間出來唷!不要被醫生阿姨強制驅離好嗎?寶寶……我的寶寶。」

公婆藉著載小姑回台北的名義,在初六這天來跟我們過個早春,滿個過年遲遲期盼著與家人團聚的我,又在即將熱鬧的家人聚會中想落荒而逃。遲遲放出假卸貨消息的我就像個做錯事又沮喪的孩子,只想躲起來不見人。同時也生氣公婆於連假日日的出遊,放任家中整潔和使用需求不理會。

老公急著安撫媳婦夾帶天子,避著不想見面的念頭,不解我何須給自己這麼大的壓力,把鵝子想住好住滿的念頭算在自己的頭上,妄想控制那些根本無法控制的事情,同時跟自己的父母計較。

做為家中孝子的先生(加上前陣子朋友說他有5顆星在四宮),回顧他成長的經歷與性格思想上的調整,我明白對於他來說,跟父母嘔氣是多麼不被允許的事情。這樣的壓力或許對同是家中老大的人來說都不陌生,老大可以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性格(嚴謹的、幽默的、焦慮的等等……),卻永遠有著要頂住家裡的壓力,這樣的壓力交換到得天獨厚的長子位置也算是一種平衡,卻是身為老么的我,所不需要去經歷的壓力(可以自由自在、任性的發展自己——阿德勒)。

關於頭胎的生產,我將我所知所學,所能發展的知識與靈性用上,專心地籌劃與孕育這一個生命。背後卻有著這樣的生產方式較為特殊、厲害的優越感,忘記過於沈浸在理念所創造的美好幻想,卻也掉入另一個執著與陷阱。

我一直時刻提醒著自己要保持彈性和接納變化,卻沒想到當一切都跟我想像不一樣時內心的挫敗感所引發的情緒,就像跟媽媽一樣,一輩子致力於控制著內心早已失控的感覺,卻忘記只要放手就解脫了。

只要輕鬆且同等看待催生、剖腹產與否,我就解脫了。同時也不要忘記敬自己一杯酒,在守護孩子的自由意志上,做了最大的努力。或許失去在過年家家戶戶熱鬧的時節,跟家人團聚的時光,有點落寞,但得到的卻是這一整週跟先生相互扶持的回憶。每一天我們手牽手找地方去散步、自然催產的努力,假訊號的緊張、心情的起伏上下。

生命總是無時無刻在帶給我們禮物。

而丹丹的加入,在每一刻,都在讓我們成為更完整的父母。

「孩子,自己出來喔!但如果你想要阿姨催生,馬麻也會支持你。」

39週+6天,3900g的頭大身長有41-42週的寶寶。

曾經

一個人,一生能夠有幾次的心靈轉化?

我,曾是一個邊緣者,負磁場能量強到所有電器碰到我都會秀逗。

三十年的人生黑暗期,從在子宮裡期就開始生命的考驗,

子宮創傷——如果在應當最舒服的羊水裡都令我緊張焦慮不安,我還有什麼可以放鬆的?從心理學語言,在安全感的機制上,我還能憑藉什麼?

歷史的共業,代代相傳的影響,悠悠走在幽谷中十餘年載,終於成為接底氣的助人工作者,在深深地底部行走,在人間觀察。

今天在覺知孕育昆達里尼的課程裡,老師很簡單地帶領我們經驗出生時的感受,並且悠悠地說著:「出生時的感受,貫穿了我們的一生…..」

在我的冥想……我觀想到自己對於出生的感受是「不要。」對於出生要承擔的使命與負擔……我看到自己就像是被踢下來一樣,害怕著不敢前進卻還是被踹到這個世間了……

想想,這不正是我此刻最深刻的議題嗎? 對於自己要經歷的一切…..不敢信任自己可以做得到…..可以承擔,可以be different。正如同一出生就攜帶的隱形……

算命的說我要37、8歲左右,這一切枷鎖才能夠逐漸拿掉……

回到此時此刻,

再過60-70天,丹丹就要來到呱呱墜地了

回顧孕期這整整數月,我進入蘇菲亞學院,經驗了沒有愛跟光的靈性課程,

看到了在這些神力背後,高傲的面貌與仍舊無法逃脫世間窮追不捨的動力。

只有愛跟光的靈性課程不著地,沒有愛跟光的靈性課程卻沒有昇華,

心中是黑暗就受黑暗吸引,心中是什麼,外鏡就為我展演。

三十歲以前,三爻人在錯誤中行走,三十歲以後,三爻人的莽莽撞撞終於減少……

對於母職的心情,我是戰戰兢兢忐忑不安的,但有瑜伽老師穩定地協助,有內觀十日進一步的鍛鍊。心魔總是在自己心中,張牙舞爪地因你不敢直視。

照見五蘊皆空,在照妖鏡下,一切魔幻都消失,最後就只剩下空空如也。

剩下的,就是日子。

平凡照耀著樸實之光。

婚姻、生子均無法定義我是誰

2021年的倒數兩個月,我衝動地報名了葛印卡內觀課程。

在昨日的爭執中,我看見自己的幸福如此吹彈可破,

一個可能拋棄的訊息,挺著孕肚沒有被重視的心情,就可以讓我淚流不止。

原來這樣的依賴,建立在如此不穩的根基上。

不穩的是還不知道自己可以活成什麼樣子的自己,就放棄了掙扎選擇安穩舒適的路線。

很多時候出走的行動總是嚇壞所有人,

這麼勇敢的我,在害怕失去的親人眼中,活脫是個脫韁的野馬。

人生在世,受關係、情感的牽絆,要活出自己多麼容易讓人感到愧疚。

事實上尋求內觀的解脫,可能也終將是幻想。只能是說助你一臂之力達成頓悟,在極度寂靜與樸實的環境中,離開靜心之源都被拿開了。就像照妖鏡一樣,此時的真實面貌才能被活生生地照出,閉關十日便是在劫難逃也不應逃。

像對浪費時間的感受極度敏感的我,容易被焦慮勒索的我,

回到生命實打實的考驗裡,在撕裂傷與被依賴之間,堅持著給予最穩定的依附與見證到你成長的喜悅。

懷孕三個月的紀錄

今天去完成了初唐篩檢,才發現自己可以轉登戶籍到台北,可以省一筆自費篩檢的費用。以為新生兒補助需要父母設籍該縣市滿一年,怕自己遷移則無法領補助,豈知只要父或母一人即可。不過算了,該是你的就會是你的。跟先生的相處讓我學習生命中無論發生甚麼事情都不要執著,很多人都會拚了命地貪小便宜或想辦法極度精簡的方式過生活,但看著先生一家人,總會讓我覺得,人活著何需如此認真呢? 隨意過一生,也可以過得很爽,很快樂,不是嗎? (許多人也都能如此好地生活)

這大概跟潛意識裡對自己的人設有關吧! 在某些家庭下長大的孩子,潛意識的人設就是「越苦越能證明自己存在」

這雖然是很可悲的事情,但也是命運設來讓我們克服,學會信任富足與豐盛早已存在。

這個周末也向我的公婆昭告喜訊了,一向後知後覺的先生一家人,果然還是在一陣好笑逗趣中,才掌握了事實。

這個喜訊似乎渲染了整個家族,我突然變成了大家放在手上疼愛的個體(這不是說他們平常不疼我,而是感受到更為呵護了)大概像是媳婦這時候不使壞,還有甚麼時候能盡情使壞的概念了XD

媳婦這個角色,在台灣的社會文化中,人設通常都得是「沒有自己,為夫家無盡付出,孝敬父母、扶持先生、友愛子女」但目前的媳婦,多數已不買單這樣的人設了,現代的媳婦,多數是「重視自我,破除性別刻板印象,在付出的同時也強調自己的心意」

關於這個議題,每次去公婆家時,都會深深地撞上,只好透過不斷地減少接觸來表達自我。

家中有新成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調和的事情,既有的成員都可能時常有衝突,若該家庭從來就不知如何面對差異,更遑論迎接一名新成員的加入。

而女婿之於岳父母家,卻鮮少有著要加入家中文化的期待。女婿可以很強勢,可以避不見面,可以討好岳父母,無論哪種做法,鮮少落人口實,被批評為不當的女婿(除非喝酒抽菸,做出明顯不利女兒的事情)。

這種對於女婿和媳婦潛移默化的文化期待,要如何在覺察下,由夫妻互相尊重和理解彼此的壓力,學習包容彼此在適應對方家庭上的困難,而不僅僅只是給予期待或指責。

其實我長期以來與婆家保持安全客氣的距離,對現代媳婦的標準來說應該算是及格,但對早已習慣夫家那種過度寵溺小孩的先生來說,卻是無法理解對我如此好的婆家,何以我仍有許多看不順眼的地方。

事實上,13年來,我無一不想著如何讓自己去尊重他人的生活方式,而不有私下的murmur

但每當24小時都身處在「配合、配合、配合」的環境時,那種無法呼吸的壓力逐漸攀升,就會特別容易在某些點上,理智線或可以忍讓的空間斷掉。

但這對從小生長在這樣環境的先生來說,卻是很容易對此感到極度困惑和憤怒的..

而最後只能用逐漸遠離來化解這樣的差異和衝突

或許我已經做得很好了

或許我在盡心盡力上,都已經盡可能地在生活各個層面付出了

小戴鼓勵自己的話:「相信自己」

我很少使用這類心靈雞湯的話來勉勵自己,但這次,我想模仿國手們的勵志精神

那是一段追求自我突破和實現的歷程

而我的目標大概就是成為愛,傳遞愛。

相信我自己已經在這路上了!

Love, Shandi

我親愛的爸爸媽媽

媽媽來台北的日子特別充實,一直讓媽媽忙東忙西的也有點過意不去。

但你知道媽媽這種生物XD 不讓他忙他也還是坐不住XD

媽媽這種生物真的很特別,負能量滿點(尤其在婚姻上),但當孩子有任何狀況時,也能衝第一。

雖然有身並非意外,但身為第一次經驗這些,賀爾蒙、睡眠、食慾、心情…全部都在改變,對慣性給自己壓力的我來說,不好消化。

這是媽媽第一次從高雄驅車直上台北,知道我在台北悶到快要得憂鬱症了,也為了他的外孫沒被女兒好好照顧到,媽媽一個人六十幾歲,帶著從以前就超強的體力,就這麼驅車北上了。雖然在鳳山、新竹和台北各自迷路了一次,但一切平安地抵達。

一開始到時,我還跟老媽開玩笑,說是被女兒從迷茫的台北街頭撿回來了XD

我的媽媽,是一個個性爆急,急到女兒叮嚀他超簡單的道路指標都聽不清楚。

左轉右轉,也沒特別聽好

對,就是這麼急XD

你說,那他怎麼知道下一段要怎麼走?

恩,他就是憑感覺。

+問人

這就是媽媽的生活方式XD

雖然讓我們好氣又好笑,常常話把ABCD都湊在一起說,急到說不清楚,把假訊息當真訊息,把好人當壞人

但這就是我們的媽媽。

他也正經歷著老化、迷茫、失去等人生經驗

每天,到處趴趴走,排解掉自己內在的悶躁

(我看我這次麻煩他上來照顧我一陣子,也算在他無重心的生活中又給他新目標燃燒了XD)

不過看著媽媽為了照顧我,還是有點操勞,也意識到她漸漸老,或許未來

或許數十年後,媽媽會老到再也沒有力氣到處找人吵架

面對(她)自己徬徨無助的生活,除了做他最大的支持之外,只能祈求神性母親的眷顧,照顧我那從不知小時候的哪一年,就一夕長大,壓下所有憤怒而盡責地扮演各種角色,無法從中解脫的媽媽。

媽媽這次創下的壯舉還不止開車北上這件事,那天還給我搞迷糊自己停車在哪裡(不是失憶的忘記,而是她記得,但沒有好好看環境,只憑感覺(如上描述)因此把學校旁邊說成是廟旁邊,把公園當成是國小@@…搞得自己走到之前停車的地方後,也鬧迷糊說怎麼會不是這裡…)

害我一個孕婦在會中暑的大中午,在戶外幫他到處找車……

媽媽還是老樣子,個性急到很困難慢一點感受生活,沒辦法深呼吸去感受周遭環境的青綠和支持

一輩子感到孤獨的媽媽,與 喜愛隱居山林的爸爸

是兩條永遠無法對話的平行線。

也是我們三兄妹的產地。

在父母辛苦的婚姻和人生下,也讓我們衣食無憂地長大了。

這已足夠。

我親愛的爸爸媽媽。

疫情下,未完。

真實

親愛的朋友,得知懷孕的訊息在第一時刻便迫不及待要跟你們分享,

也想分享在疫情下初為人母的經驗和感受。

在與狼同奔的女人中提到女人始終保持Alive的重要,

疫情下身體的沒有移動,像是生命進入一灘死水期,連同寶寶的呼吸都在忽快忽停之下令人撲朔迷離。

督導的反饋的確也是不舒服的,這份不舒服卻跟我說的與做的之間落差有關。

我是否也能夠平衡報導自己?

我是否也能夠記住自己的優點而有基礎對自己的肯定?

我是否能夠真實地說出我所看見的,同時也沒有任何閃躲或恐懼?

我是否真實相信海寧格或更多靈性觀點所提的,be self 。

我是否也同時不敢面對真實,而讓自己僵化在這裡?

面對惡狠狠地真實,你我都失去招架之力。

重新出發

每隔幾天就像是一個生而死而後生的循環:

發現錯誤的策略,從而修正後,讓自己進入更沉的狀態。

第一個循環週期的主題:昏睡

第二個循環週期的主題:逐字稿

第三個循環週期的主題:老公回家了

第四個循環週期的主題:沉澱與閱讀

沒有付出的時候,你不知道以什麼來定義自己。

以前有諮商工作時,與個案的真誠互動就是我認識自己的方法:我是一名心理師,我是xxx的女兒,xxx的妻子,xxx的妹妹……等等,

但在這些角色之後,我還剩什麼?

是一個稚氣調皮的人?那是因為我不想讓人看見滿目瘡痍的內在

善良體貼的人?那是我的生存模式

有野心關注社會的人?這的確是我,還未發展的面向。在母親嚴重的生存焦慮下,是管不到社會群體大眾的,能理解的就是自己的利益和未分化的人我關係(在人面前有很強的被迫要是好人的狀態)。

很客氣的人?或許是吧?我跟別人之間的界線分明,不喜歡有過多糾葛。

如果疫情讓我們更多地往內看見自己,我看見自己對於社會之事早就有的熱情,以及對做學問和修通自我的熱情。

以下分享在論壇報上面很重要的幾點注意事項:

希望大家都在疫情中,找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