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暴已走

車子緩緩沿著小東路、東門路駛入台南市區,映入眼簾的盡是大學時期的味道,那小小的道路,剛剛好擁擠的車子,隨處可見的小吃,就是臺南人的日常。

共計五小時的車程,帶著八個月大的寶寶,我們只有在清水休息站下來換尿布、看魚魚,路程上還蠻順利的,寶寶累累就睡了,沒什麼灰灰。

跟丹爸三個人一起胼手胝足的克服許多困難,回想起來是很珍貴的回憶。有第三個大人在時,固然可以成為父母都在忙時的替代,但若是很會創造壓力氛圍和需要自演悲情戲碼的大人,還是兩個人努力克服困難,慢慢上手就能節省時間了,但心情上的壓力,界限被侵犯的問題,如影隨形般地跟隨,怎麼樣都無法讓生活過得更好。

再次回到三人寧靜的小空間時,雖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仍有情緒的波動,但不至擴大,暴風雨來過就走(當然我還是要練習本無風雨)。行走在家中各處的痕跡,都有第三位大人在家時的各種抱怨和嫌棄戲碼,也無怪二哥一家與之相處時無法泰然於中心,說到這,大概需要佩服一下我們一家,能夠這樣相處一個多月。

我們開始可以浪漫地在大雨中外出散步,即使撲空有趣市集淋得一身濕卻是經驗到自由的可貴。

無論這個家怎麼吵,都是在這個家裡。但家裡的吵,一旦變成一群人的吵,那就不是彼此溝通的平台,絕對是較勁和逞兇鬥狠的地方而已了。

這是當孩子出生之後,我經驗到孩子對東方人來說,太容易成為家族生命的傳承進而產生“擁有”的概念。是夫家“擁有”這孩子呢?還是付出較多的“娘家”呢? 事實上孩子不是所有物,而是一個生動且活潑的個體,他理當由相愛的父母,相敬的長輩家族共同扶養,而非成為價值觀衝突 相互指責的投射標的。

先生在這一波成為父親和支持太太成為母親的路上,走得是顛波狼狽,處處被嫌棄和被罵,那個腳步就像是不斷地踉蹌,走不好,走不穩。自己的步調跟不上孩子變化和敏感的程度。我又太「裝尊重」,長期跟在孩子身邊,對於孩子的變化敏感,明知道孩子的狀況變了,卻沒辦法強硬地跟先生溝通,反而卻是讓孩子配合著大人各種的慣性。

照顧著丹丹,總是一再地讓我經驗到因為自身的缺乏界線(缺乏自我肯定界線),反而對孩子產生不良的影響。不管是丹小時候無法言語時,犧牲到他睡眠或穩定的需求或可能未來丹長大時,在堅持家規和教養原則等事項上。

說到這裡,大概我也退讓了某種將住宅的需求從世外桃源退讓到市區中心的底線。是說常常我的浪漫和妄想,也缺乏某種願意承擔相應而來副作用,而僅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嚮往,然後缺乏接底氣的實踐。

寫著寫著,不禁悟到,果然是底輪不佳的人的生活方式,如此缺乏實踐與真正承擔決策的能力。

當一個母親,是我人生中度過最艱難的考驗了,夜裏偷哭的眼淚,扛不住的慌亂與落魄,都讓我再也無法優雅地活在浪漫中,真正地品嚐到,生活的重量。

大概就是這樣吧!人生吃喝拉撒睡,無論多累,眼睛一閉,就交給身體自然修復力了!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在睡夢大師的巧手下,一早又是一尾活龍。無論遇到多悲慘多有趣的事情,眼睛一閉,又是一天。

或許飼養孩子在世界各種忙碌事項上,是人生中最了不起的事,也因此在經歷時如此深刻與痛徹心扉(不是心痛的意思)。

如此偉大的事(不論對成為爸爸或媽媽都是),經驗一次,對我而言是夠本了。至於為他創造手足的事情,或許生活需要再更多穩定或安全感時,才有辦法只是當個貴婦、生產機器,而不是身心過勞的職業婦女。